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中国科学院(京区)生物学期刊学术研讨沙龙•2010”于2010年4月24-25日在北京昌平召开,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戴利华、院出版委办公室主任金建辉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中科院京区二十多家生物学期刊编辑部的专家和编辑参与了研讨。会议由《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编辑部承办。
本次生物学期刊沙龙活动以“新形势下生物学期刊的合作与共赢”为主题,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中科院正在制订科技期刊十二五规划、科技期刊数字化和集群化发展等的大背景下,重点关注了以下主题:文化体制改革与我院生物学期刊的新发展;我院生物学期刊学术资源与出版资源建设;数字环境下我院生物学期刊的新举措;我院京区生物学期刊集群化发展;京区生物学期刊的合作与共赢;筹备建立京区“生物学期刊联盟”等。
会上,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戴利华致欢迎词,表达了对本次沙龙活动的重视和期望,介绍了研究会2009年的工作和取得成绩,强调要继续作好中科院科技期刊十二五规化预研、期刊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标准体系和期刊评价体系三个研究课题,为院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院出版委办公室主任金建辉作了题为“对我院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国家新闻出版产业改革与发展的要点和我院期刊改革试点的现状,介绍了我院2010年期刊工作的重点内容,并对京区生物学期刊群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要求我院京区生物学期刊要加强对出版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明确发展方向与改革目标,加强协调,力争形成跨所的协同机制,鼓励有条件的编辑部和刊群成立市场主体的杂志社等。
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科学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刘培一介绍了其领导的研究团队所承担的《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重要成果,同时向参会代表展示了国科图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总体发展思路,提出“要主动摸索适合国情、院情、馆情,介于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企业之间的过渡型科技期刊发展路线”的思路。
微生物所期刊联合编辑部主任武文、植物所生物多样性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金钟、动物所贾志云、袁德成、生物物理所王海群、基因组所张欣等期刊专家和与会代表一起讨论了借助“中国科学院生物学期刊(京区)学术研讨沙龙”为平台成立京区生物学期刊联盟的可行性以及京区生物学期刊如何加强合作实现共赢等问题。会议还邀请了有关数字出版、期刊经营等方面的专家就学科集群化出版模式、期刊转制后经营模式等进行了交流,院北京生科院交流合作处的代表也在会上表示愿为京区生物学期刊集群化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
本年度的沙龙活动已是连续举办的第五届。通过本次沙龙活动的交流与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科技期刊改革的背景下,应主动设计改革举措,制定有效的生物学期刊联盟机制和制度,将会议达成的共识尽快进入到操作阶段,从而争取院出版委给予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