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与Springer科技与商业媒体集团签署开放存储合作框架协议,使我院成为亚太地区首家达成这类协议的机构。该协议明确允许Springer期刊的中国科学院作者可以将所发表论文的最终审定稿存储在研究所知识库中。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潘教峰与Springer全球科学、技术、医学出版总裁Peter Hendriks先生、Springer亚洲地区总裁邝志鸿先生等出席了签字仪式,李静海副院长和Peter Hendriks总裁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
根据协议,Springer允许所有在Springer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中科院作者可以将论文的最终审定稿存放到研究所的机构知识库,可以在论文发表12个月后提供开放获取。如果具体期刊的著作权转移规定与此协议不一致,本框架协议具有优先权。
为了保存机构知识资产、促进公共资金资助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和公共获取,许多国家和机构要求研究人员将已发表论文存放在机构知识库中提供开放获取,这称之为开放存储。虽然许多出版社已经在著作权转移协议中允许作者在机构知识库中开放存储,但作者仍然担心开放存储会与出版社的著作权转移规定冲突。这种担心阻碍了作者行使本来应该拥有或已经拥有的权利。为消除作者的担心、支持作者争取应有的权利,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德国马普学会等机构已经与部分出版社签订了允许开放存储的框架协议。
这个框架协议的签订有利于促进中科院学术成果的广泛传播和知识资产的长期保存,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中科院在我国科技信息开放获取中所发挥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