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月11日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并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核辐射的话题一下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
说起辐射,人们就会有些害怕,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会给人体造成伤害。其实辐射并不是一种稀罕物,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晒太阳、看电视、戴夜光表、乘飞机、拍X光片、居住的建筑、佩戴的珠宝首饰等,都会受到一定的辐照。只是生活中的辐照都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但大量的辐射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辐射,通过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和减少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
为了及时向公众普及核辐射安全防护的基础知识,让公众正确认识核辐射,掌握自我防护的一般常识,国家科学图书馆根据北京分院创新文化广场领导小组的要求于3月24日在休闲文化广场专门推出了《核辐射安全防护知识》专题图片展,展览共分为我们身边的辐射、核辐射的种类及特征、辐射单位、核辐射的生物效应、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核事件分级制度、核辐射安全防护原则与措施、总体应急时公众的行动、警惕几类常见辐射等9大部分,简明扼要地向公众介绍了核辐射安全防护的基础知识。
该展览自推出以来,便受到周边社区居民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每天前来或顺路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普遍反映该展览举办及时,通俗易懂,非常实用。
(国家科学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