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俄罗斯科学院Alexander教授等访问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2011-10-19 | 编辑: | 【

2011年元月以来,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哲学研究所社会和文化变迁研究中心主任拉宾教授组织翻译和出版了《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0》俄文版。2011年9月19~22日,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亚历山大(Rubtzov Alexander)教授和布罗夫(Burov Vladilen)教授来我中心访问,带来上述报告的俄文版光盘,并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交流讨论。

访问过程中,何传启研究员与亚历山大教授和布罗夫教授共同探讨了现代化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包括“世界现代化和中国的机遇”,“现代化科学”以及“现代化评价”等。两位俄罗斯学者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中心的研究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俄罗斯在历史与国情上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学者在现代化研究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借鉴非常必要。

9月22日,亚历山大教授做了题为“现代化动力与俄罗斯现代化模式”的报告,报告包括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时间与可能性,俄罗斯现代化的模式以及俄罗斯实现现代化的几个要求等。

亚历山大教授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说法对当代研究现代化的学者来说,不太全面。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发达国家要始终保持世界前列,发展中国家则要不断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不仅仅是指达到最高水平,任何新的革新都可以叫做现代化。至于为什么要实现现代化,即现代化的动力,亚历山大教授认为人们的需求,即对金钱、名誉和人权的追求是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对于用多长时间实现现代化,即实现现代化的速度,亚历山大教授认为当今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国家有可能实现现代化,而另一部分国家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的,他们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很小。同时,亚历山大教授赞同何传启研究员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为5%的观点。

在谈到俄罗斯的现代化模式时,亚历山大教授认为俄罗斯经济正在经历从资源型经济向创新性经济转型的过程。俄罗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重视资源经济,而对制度、结构等政治方面的问题重视不够,因此,俄罗斯的现代化应该是政治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过程。同时,俄罗斯的现代化,要在深度、系统性和速度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报告结束后,亚历山大教授还应与会学者要求,围绕俄罗斯现代化的阻力、俄罗斯的政治现代化、俄罗斯农民的转型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解读。

何传启研究员认为,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对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两国科学院开展现代化研究方面的合作有很好的前景,因为这种合作既有科学的基础,也有社会的需求。通过这次访问交流,何传启研究员与两位俄罗斯学者在现代化研究的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中心将与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现代化研究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来访学者简介

亚历山大教授(Rubtsov Alexander):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意识形态过程研究中心主任,价值和哲学人类学研究部副部长。曾担任俄罗斯政府顾问,总统公共管理部门顾问团协调人等职务。著有《俄罗斯现代化的特点与挑战》一书。

布罗夫教授(Burov Vladilen):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政治哲学研究部研究员,莫斯科国立城市大学中国文化教授,曾多次访问中国。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当代中国哲学和政治思想,中国和亚洲国家的现代化,亚洲国家的近代史,中国文化史等。著有《台湾社会的现代化》一书。


嘉宾合影.jpg


Alexander教授.jpg


Burov教授.jpg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京ICP备05002861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6号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政编码:100190 (建议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