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院士专家共话健康现代化之路——第十六届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8-08-09

  8月2-3日,以“健康现代化与健康中国”为主题的第十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和中国未来研究会现代化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和天津《理论与现代化》杂志社合办。来自全国50多家单位的4位院士(学部委员)和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论坛邀请了我国健康领域的8位著名学者做特邀报告,他们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秦伯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原所长田雪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所所长杨宜勇研究员,国家卫健委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科技处处长张华教授,空军总医院特需科主任王新宴主任医师。

  学者们围绕“健康现代化的战略分析”、“健康现代化的特征和经验”、“健康现代化的实证研究”、“健康现代化的案例分析”四个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并形成部分共识。

  首先,健康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没有健康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因为,人既是现代化的行为主体,也是现代化的受益者;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长寿是国家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健康现代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其次,健康中国建设是新时代的国家战略。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现代化提供了政策指引。健康中国建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其三,健康长寿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期盼,建设健康长寿社会需要全民参与。如果说“健康是1,其他是0”,那么,“健康一倒,万事化了”。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核心目标。

  其四,2017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健康现代化研究》提出了中国健康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政策建议。《报告》发现,2014年中国健康现代水平排世界131个国家的第59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报告》建议,借鉴中国高铁的发展经验,采用“健康高铁战略”,启动“健康高铁工程”,建设信息化国民健康体系和健康长寿社会。

  其五,建议提高健康治理质量和改善医患关系,努力争取“给医生最好待遇、给患者最好医护、给全民最好服务”,努力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有病好治好康复、健康服务全覆盖、优质公平可持续、环境安全营养好、健康长寿生活美”的健康目标。

  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年会”,自2003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论坛坚持“以学为本、以文会友、学术平等、规模适度”的办会方针,受到专家学者和主流媒体的肯定和支持。


附件下载: